原标题:感受千年佛教造像艺术魅力——“东方微笑 跨越千年”系列展览受到广泛关注
“这尊佛造像真是把‘温柔’刻进了石头里!”近日,在甘肃简牍博物馆一楼临展一厅内,观众一踏进展厅,便被眼前的佛造像深深吸引了。他们有的轻轻举起手机,生怕惊扰了这份跨越千年的“温柔”;有的则俯身凑近展柜,细细观摩着这些艺术珍品,眼中满是欣赏。
9月10日下午,作为“东方微笑 跨越千年”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东方微笑 跨越千年——佛教造像艺术展”在这里开幕。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、省委宣传部指导,省文化和旅游厅、省文物局、天水市政府主办,敦煌研究院、甘肃简牍博物馆承办,以佛教造像为纽带,为观众搭建起触碰千年佛教造像艺术的桥梁。
展厅内,不同时期的佛造像形态各异、精彩纷呈,每一件都堪称艺术瑰宝。有的端坐莲台,神情庄重肃穆;有的侧身而立,姿态灵动飘逸;有的轻抬衣袂,仿佛要拂去岁月的尘埃。千年前工匠们的细腻雕功,将“东方微笑”的柔美展现得淋漓尽致,让每一位参观者都为之动容,沉浸式感受千年艺术的魅力。
记者获悉,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0日,展览汇聚了8省23家文博单位的127件(套)文物。展品涵盖中国历代金铜佛教造像、重要窖藏与遗址出土佛教造像,以及莫高窟、云冈石窟、龙门石窟、麦积山石窟的经典佛造像。展览通过“铸金呈像——金耀千年”“琢石成像——石承千年”“镌壁为像——壁立千年”3个单元,全景式呈现了佛教造像艺术雄浑厚重的历史底蕴,清晰勾勒出佛教造像艺术融入中华文脉的演变全过程,生动诠释了文明基因代代相传的永恒力量。
“这场展览既是一次艺术的呈现,也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。”观众裔磊站在一尊唐代佛造像前,语气中满是感慨,“你看这造像的微笑,温柔又有力量,能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到佛教造像艺术的独特魅力,太有意义了。”
同一时刻,“东方微笑 跨越千年——麦积山石窟保护历程展”也在麦积山石窟瑞应寺广场开幕。作为“中国四大石窟”之一,麦积山石窟以“东方微笑”闻名于世,此次保护历程展以其珍藏照片为核心展品,通过“东方微笑”“跨越千年”“潜心护宝”“共同守护”4个单元,将石窟文化艺术置于中华文明的宏大叙事中,生动讲述了麦积山石窟千年营建历史与80余载保护、传承、利用的动人故事。
据介绍,本次展览创新融合了历史照片、三维影像、纪录片、沉浸式体验等多种形式,既串联起了麦积山石窟的千年营建史,又立体展示了其科学保护历程,成功构建了“艺术之美、营造之精、保护之艰、传承之责”的立体叙事体系。展览自开幕之日起,将常态化向广大市民与游客开放,是公众了解石窟保护的重要窗口。
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信息资料室副主任、展览负责人王通玲表示,这次展览的举办,不仅有助于深度阐释麦积山石窟的艺术价值与人文精神,向公众普及文物保护知识、唤起文物保护意识、进一步提升麦积山石窟的影响力,还能以“东方微笑”这一最具感染力的艺术符号为灵魂线索,串联起千年艺术辉煌与现代科学守护的传承故事。
“希望观众在参观过程中,能直观感受到一代代文物守护者的坚守,见证文物保护手段的不断升级。同时,我们也期待更多人能深入了解石窟艺术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、人文精神、价值理念与道德规范,让文化的力量浸润人心。”王通玲说。
“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带朋友来麦积山石窟了,前两次只是上山看雕塑,这次刚好赶上‘保护历程展’开幕,终于明白那些‘微笑’背后,有多少人在默默托举。真心感谢这些‘文物医生’,也恳请他们继续把麦积山石窟的‘东方微笑’完整传承到下一个千年。”来自海南的游客陈彩莹动情地说。
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安东